吉隆坡:一個對比鮮明的城市

吉隆坡從空中看是巨大的,它被棕櫚覆蓋和直衝雲霄的大山環抱著。從機場到城市中心商業區的一路都是富有地中海色彩的新郊區。 馬來西亞是一個對傳統保有極度尊重的國度,同時它也擁有高科技的工業、豐富的自然資源和飛騰的經濟。 超過半億的人擠在這個人口稠密的大都市。這樣的大眾縮影造成許多驚人的對比。它們給了我許多非常深刻的印象。

吉隆坡獨立廣場。攝影:娜塔莎•馮•格爾德恩。

名叫摩迪卡的獨立廣場四周有一片歷史建築群,中心地帶則是一片剪得整整齊齊的空草坪。1897年建成的莫臥兒風格的蘇丹阿都沙末大廈,聖瑪麗聖公會大教堂和雪蘭莪俱樂部連成一片。雪蘭莪俱樂部還曾把廣場當做過板球場用。 這裡的旗桿標誌著馬來西亞1957年的獨立。吉隆坡尚不比其它亞洲城市悠久古老,但在僅僅150年間,它做出了飛速的發展,同時也保留了許多地方色彩。 在唐人街,茨廠街和鄰近街道的噪音和喧鬧被中央市場附近那些棕櫚樹上的彩虹燈抵消。從一幢大樓的一面損壞的外牆上,枝葉通過牆上的空窗、褪色的塗料和牆壁上一片片成型的圖案向外偷窺。曾經宏偉的建築現在已被遺棄,在慢慢地瓦解中。 金色和紅色的燈籠和霓虹燈肩並著肩。攤販主人搧著冒煙的燒烤。旁邊一家魚乾店也散發著可口的香味。 我一直走,沒多久,我到了在雙子塔周圍一片既原始又被人工設計得優美的地方。那兒有公園、游泳池和噴泉,紛紛代表著馬來西亞這些年來快速的經濟發展。這裡的摩天大樓和吉隆坡塔一同把吉隆坡的天際線弄得閃亮繽紛。

觀光客在吉隆坡的標誌建築雙子塔拍照。攝影:美聯社。

在路上,豪華轎車和越野車飛馳而過,載著一家人口的低功率的摩托車也噗噗前行,媽媽的頭巾在她的頭盔下被風吹得一路飄揚。 在一條安靜的街道附近,我看見一隻猴子躲在一棟樓房的後面向外偷看。馬來人、華人和泰米爾人在這個水泥和玻璃的大森林裡不斷的擦肩而過。多虧有殖民地的傳統和現代化的城市規劃,吉隆坡才得以成為今天這個綠色的首都。 在國會大廈附近跨地面積有92公頃的蔥鬱的湖花園裡,有東南亞最大的鳥園。在市區範圍內,一共還有三個森林保護區,其中野生動物數量驚人。 武吉免登,即星星之丘,是吉隆坡的購物聖地和零售天堂,它擁有60多家華麗的商場。在舊市場廣場的棉蘭巴剎,高樓讓那些二戰前的店面相形見拙。而裝飾藝術中心街市則被玩著智能手機的青少年們給擠滿了。

吉隆坡的唐人街一景。攝影:娜塔莎•馮•格爾德恩。

由唐人街延伸出去的私利摩訶馬里安曼興都廟格外擁有異國情調。山門上精心製作的金字塔型大塔暗示著我們吉隆坡接近百分之十的印度人口的存在。小印度是一個輕鬆得令人驚訝的飛地。 聽著塔布拉節奏的音樂,吃著用香蕉葉包裹著的米飯和木豆,我想放下身上所有的東西,再買盡這裡所有顏色鮮豔的花環當做我的還願禮物。 一個載著穆盧幹王的肖像的銀色戰車從廟宇裡開出來在城市裡游行。在大寶森節日期間,它會一行到黑風洞。這個有石灰岩地質特徵的地方怪嚇人的,特別是在你越過了有許多猴子埋伏的前272個台階之後。 為了躲過一場熱帶的傾盆大雨,我迫不及待地搭上了一輛當地要出城的巴士,準備去看一印度教聖地,參觀那兒被人崇尚的洞穴。一路上我看到許多住著移民的貧民窟,還有小男孩們穿著冒牌的歐洲足球俱樂部的球衣,跟著巴士賽跑。 在國家清真寺附近,吉隆坡伊斯蘭教藝術中心帶給人們一條特殊的多元文化的消息。它佔地三萬多平法米,展出著遠至阿拉伯心腹地帶一直到中國、印度和東南亞地區的各種裝飾藝術作品。 通過繪畫書籍、首飾、紡織品、武器和刻在陶器瓷磚上的釉下彩迴紋透雕,我們能看出一個文化是如何吸收其它文化來開創自己藝術風格,並最終使五花八門的文化元素獲得統一。 同時能見證吉隆坡的城市文化的是它那欣欣向榮的街頭藝術。沿著雙溪巴生河岸,充滿活力創意的塗鴉藝術處處可見,它們都是庫爾標誌節的衍生品。 吉隆坡的建築和氣氛一次又一次地見證了它的對比度和多樣性,為我們的感官提供刺激也給我們的心靈帶來鬆弛。

Post a Comment

Your email is never published nor shar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You may use these HTML tags and attribute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
*